咨询服务热线:13980870688
您的位置:首页公司资讯成都竹韵:青春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成都竹韵:青春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2025-03-13公司资讯

在成都,竹子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桥梁。从坚持制作竹子自行车的阿布,到让竹编手机壳登上热搜的张定娟,再到遍布成都的竹产业基地,竹子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张绿色名片。

在成都,竹子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桥梁。从坚持制作竹子自行车的阿布,到让竹编手机壳登上热搜的张定娟,再到遍布成都的竹产业基地,竹子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张绿色名片。

在望江楼公园,竹影婆娑,歌声悠扬,这里汇聚了众多竹种。它不仅是成都人赏竹、爱竹的缩影,更是成都竹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成都的竹林面积超过103万亩,而望江楼公园则以小见大,展现了成都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

走出望江楼,来到邛崃的雷竹种植基地,四川省旺德润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们正满怀期待地准备冬雷笋的采摘。从残次竹林到现代竹产业基地,邛崃的雷竹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还出口到了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而“川熊猫”竹笋精深加工基地项目的落户,更是为成都竹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崇州,牛尾笋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样承载着当地村民的希望。街子镇益善村的刘建波支书为了解决牛尾笋的保鲜、库存问题,带领村民成立了四川益善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建起了加工房和气调库,让好产品得以更好地走向市场。

竹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都已经成功培育了多个省级竹产业基地和现代竹产业园区,形成了种植、加工、创新、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2022年,成都竹产业实现年产值25.69亿元,成为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除了竹产业基地的蓬勃发展,成都的竹编技艺也在年轻人的手中焕发了新的生机。老陈竹编在社交媒体上的走红,不仅让这家老店铺在互联网时代有了一席之地,更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喜爱竹编这一传统技艺。游伟等非遗传承人更是将古老的竹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既实用又具有艺术感的竹编产品。

在成都,竹子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它见证了成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未来,随着竹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成都的竹韵将会更加浓郁,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

上一篇
下一篇